怎样选择适合你的网球拍-职业教练推荐
动力基因 Stride 译
如果你象这里的绝大多数顾客一样,对你寻求的拍子类型已经有了一个设想。想升级一下最近手头的拍子——也许你追求更大的力量、更好的控制、或者更舒适的手感...等等诸如此类的。但是不管你出于什么原因而准备购买新拍子,有一些东西是你做决定的基础。
重申一下,也许你对什么拍子适合你毫无头绪,或者仅是因为看到一篇评论而激发了你的念头。加上大量的拍子所产生的疑惑,选拍子已经成了让人望而生畏的事
了!为了把这个过程简化,需要先知道拍子的基本参数,以及他们如何影响拍子的性能。因此我们也建议你参阅拍子评论,在那里你会找到由真人场地上实战使用各
种型号球拍的具体信息。我们的球拍科技章节包含了对球拍科技和质地的解释和图示(见精华区部分)。
现在,我们来介绍3个主要的球拍分类,他们下面又会有一些细分。他们是:
第一类:力量型拍子,或者叫运动改善型。
这种术语是球拍生产商用来界定产生力量的拍子。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球拍具有以下特征:
从大拍面——oversize到超大拍面(107~135 平方英寸);
轻拍重(8~9.5 盎司,1盎司=28.350克);
长拍身(27~29 英寸);
更硬;头重或者中点平衡以保证击球区域的重量。
这是为那些慢而且短挥距、指望从拍子上获得更多力量的选手设计的。
举一些这种拍子的例子:
Babolat VS NCT Power Racquets
Head Flexpoint 10 Racquets
Prince O3 Blue Racquets
Prince O3 Silver Racquets
Wilson n1 nCode Racquets
Wilson n3 nCode Racquets
Yonex Nano Speed RQ 8 Racquets
第二类:中间型拍子,就是介于第一类和第三类两种中间。
他兼具了力量型和控制型拍子特征:
相对轻一点(9.5~11 盎司);
平衡点不固定,轻微头轻或者头重;
midplus拍面 (95-102 平方英寸);
常见的会有一点点加长(27.5~28 英寸)。
这一类型提供中-低或者中-高的力量,对那些旨在提高操控性能的中高级选手很有吸引力。比如:
Babolat AeroPro Drive Racquets
Babolat Pure Drive Roddick Plus Racquets
Babolat Pure Drive Team Plus Racquets
Dunlop M-Fil 500 Racquets
Head Flexpoint 4 Racquets
Prince O3 Hybrid Hornet Racquets
Prince O3 Hybrid Shark Racquets
Prince O3 Red Racquets
Prince O3 White Racquets
Prince Shark Racquets
Volkl Becker BB 10 Racquets
Volkl DNX V1 Racquets
Wilson n5 nCode Racquets
Wilson nCode nTour Racquets
Yonex Nano Speed RQ 5 Racquets
Yonex RDX 300 Racquets
第三类:控制型拍子,或者叫选手用拍。
明说就是为职业选手、或者高水平俱乐部选手,以及高校队选手使用的。这一类型的典型特征是:
重(11.5~13+ 盎司);
小拍面(85~98 平方英寸);
拍子薄;拍框更柔韧;
头轻平衡以便更好的操控性能。
因此拍子力量小,为那些自身发力的选手设计,倾向于拍子提供更好的控制。可能是标准长,也许加长一点。看一下职业高手的拍子:
Babolat AeroPro Control Racquets
Babolat Pure Control Team Standard Racquets
Dunlop M-Fil 200 Racquets
Fischer M Speed Pro Number One Racquets
Head Flexpoint Prestige Racquets
Head Flexpoint Radical Tour Racquets
Head Liquidmetal Prestige Racquets
Prince O3 Tour Racquets
Prince Tour Diablo Racquets
ProKennex Core1 No. 6 Racquets
ProKennex Heritage Type C Racquets
ProKennex Heritage Type C Redondo Racquets
Tecnifibre TFight 325 Racquets
Volkl Tour 10 MP Generation II Racquets
Volkl Tour 10 V-Engine Mid Racquets
Wilson nSix-One 95 nCode Racquets
Wilson nSix-One Tour 90 nCode Racquets
Yonex RDX 500 Racquets
拍面、拍长、重量和平衡
选拍子的时候,你要考虑以下因素: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拍面大小:
力量和拍面大小是直接相关的——在相同的条件下,大拍面能比小拍面提供更大的力量。大拍面也能提供更大的击球区域和甜点,从而更多的忽略掉非中心区的击
球。当代的拍子涵括了从85到135
平方英寸的拍面尺寸,最通常的在95到110。这个尺寸范围是对多数选手的力量和控制折衷考虑的结果。通常而言,小拍面有利于技巧娴熟的选手谋求更好的控
制,而大拍面则对追求更有力和更大的甜点初学者和中级选手颇有吸引力。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拍长:
通常我们能拿到的拍子,大约在拍长27~29 英寸的范围,这是比赛规定的合法尺度。标准长度是27
英寸。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加长的拍子在击落地球时能提供更长的触及范围、增加发球的高度,总体来说能比标准长的拍子略微多提供一些力量。对多数选手而言,
从使用标准长的拍子转而使用加长1/2到1
英寸的拍子不会是什么难事。大多数(当然不是全部)加长拍子会比他们对应的标准长版本轻一点以保持操控性能。当拍长增加的时候,动力学挥重随之增加。简单
的加长拍子而不减少拍重,会导致产生一根笨拙不实用的棒子。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重量和平衡:
当你抓起一支拍子,或者在球场上挥动的时候,有两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先看几个基本概念。
重拍子更有力、更稳定、传递震动较小。而轻拍子更容易操控,因此选手的挥速可以更快。
若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轻拍子不能以他的快挥速来匹敌慢挥速的重拍子,以产生同等的击球力量呢?这个问题在业内被热烈的争论,可以回溯到1990年代
Wilson公司引入他们的Hammer 系列球拍。那个时候,球拍的平均重量一般在12~13
盎司,基本上是头轻(也叫“握把重”)的拍子。而Wilson 的Hammer “科技”使得拍子的总重量减少到10~11
盎司,但是在拍头上分配了更多的重量,产生了头重平衡。这个想法是通过保持球拍击球区域重量的方法,来实现不牺牲力量情况下提高操控性。此后,球拍的重量
稳中有降,现在各厂商都生产10 盎司重量以下的球拍。
越轻越好吗?其实没必要。
那么,什么样的拍重最适合你?平衡呢?是头轻、头重、还是中点平衡?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你需要一点参考。你现在使用的拍子多重?头轻或者头重?数值多少?如果你不知道,你可以e-mail 联系info@tennis-warehouse.com(此为美国网站邮箱,国内顾客请致信动力基因service@dono.com.cn) 。如果现在那支拍子的具体厂商说明还有的话,他们会回信给你。
接下来,你想要一支什么样的拍子呢?轻点、重点、或者重量接近?头轻、头重、还是中点平衡?你或许可以碰运气到偶然遇上一支这样的拍子。如果这不太现实,你可以先知道一些对于不同重量和平衡的长处和缺点。
重且头轻的拍子:
被大多数职业选手所采用,这些球拍通常被认为是“传统的重量和平衡”拍子。典型的是11~13 盎司重,1/2到1-1/2 英寸头轻以保持操控性。多数情况下,我们称之为“选手用拍”,拍子强于控制,为自身发力的选手而设计。
轻且头重的拍子:
若干年前,Wilson
发现不减轻拍头重量而改善拍子的操控性是可能的。通过减少握柄的重量,使得球拍总体质量减轻,同时仍然保留了上部触击球的部分的质量。这就是他们的
Hammer 系列和 Sledge Hammer
背后的设计理念。此后,其他几家制造商也引入了轻拍重、头重(以及中点平衡)的球拍。这类拍子的长处是,在不牺牲力量的情况下增加球拍的操控性,尤其在击
打落地球的时候。他的缺点相对不是很明确。一些“专家”争论的是减少拍重之后随之增加的震动传递到腕、肘和肩。一些从传统型拍子转而改用新型拍子的选手声
称这种球拍感觉不“扎实”。当然,得到一些总要失去一些,这是个取舍问题。不论好坏,减轻球拍重量肯定会改变他的手感。你要记得,如果嫌拍子轻了,给他增
加点重量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反之,想要减轻拍子的重量,那几乎不可能。
拍框硬度、拍长、重量和平衡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拍框硬度
在触球时间,拍框的偏转程度直接地受球的能量影响。硬的拍子弯曲得比较少,这样消耗掉球上的能量比较少。而柔韧的拍子弯曲会大一些,因此能量的流失也会更
多。但是甚至在选手中间,也广为存在一个悖论,也就是说,柔韧的拍子,他弯曲变形得越多,那么他就能回给球更多的能量——就象弹弓一样。事实上,球在线上
的停留时间大约是3~5
毫秒,比拍框从变形到恢复的时间要短得多。因此,拍框根本不可能“回”给球能量,他只是吸收球的能量——或多或少,取决于他的硬度。在触击球的时候,因为
硬的拍子变形程度不及柔韧的拍子,所以损失的能量也少一些。
拍框硬度的影响不仅仅在于力量方面,对于控制和舒适度也是至关重要的。一般而言,当拍子提供的力量与控制不可兼得。当然这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手个人的类
型和能力。高级的选手,可能会更倾向于柔韧的拍子。因为他有足够长且快的挥拍来供给足够的力量。而硬拍子对他们来说,就显得太大力了,随之引起太多的出
线。但是对于初学者、或者初中级水平的选手,可能觉得硬的拍子在触球的时候变形不大,这样才有利于控制。而且这种情况,也有可能会出现在挥拍短促有力型的
高级选手身上。可以确定的是,通常硬拍子没有柔韧的拍子用起来那么舒服。很硬的拍子,跟中等硬度的拍子比起来,他所传递给腕、肘、肩的冲击更多。当然舒适
度是个很难测定的指标——每个选手对感觉得舒服这个定义的理解各不相同。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选手的手臂或者肩有问题,选择柔韧或者中等硬度的拍子肯定
比选择硬或者非常硬的拍子会有裨益。拍子硬度对球的旋转也有轻微的影响。一般来说,硬的拍子比柔韧的拍子不利于产生旋转,因为球在线上停留的时间相对更短
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穿线模式
有一点经常被把网球当作娱乐运动的人所忽略的,穿线模式、密度对一支拍子的整体性能表现和感觉的影响有多大。当我们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们先把他分为疏的(开放的)和密的(关闭的)。
疏的穿线模式:
在受球冲击的时候,线床的变形也就是使球弹回的动力,比密穿线模式的要大。相似的拍子,在同样的穿线磅数下,宽穿线模式的感觉不会象密的感觉上那么紧。而
且,疏穿线模式会产生更多的旋转能力,因为在触球时候,由于线床的空间,球能够更深入的嵌入线床。追求旋转球效果的选手能从疏穿线模式中获益。但是你可能
为他要付出的一个代价是,降低了线的耐久性。因为这种穿线模式下,线能够相对更自由的移动,因而促使磨损致断线。
密的穿线模式:
线床的变形不象疏的那么大,所以回球的反弹力也不那么大。在其他条件相似情况下,密穿线模式比前者减少了赋予球旋转的能力,但是持久性增强了。击球时候不
是很在意旋转但是在意增强控制的选手会倾向于这一穿线模式,同时,上旋打法的重炮选手也会选择这个模式来延长线的耐久度。(总不希望在关键一拍时候突然哑
火吧,我想。)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握把系统
当拍子越来越轻的时候,所有的制造商都在寻求不显著增加重量的前提下,改善舒适度的方法。近来最常使用的方法是,把减震系统结合到握把中来。比如
Dunlop 的 ISIS、Head 的 No SHOX、Prince 的 Air 和 Volkl 的 Sensor
等等设计提供了种种有效的减震方法。Wilson 和 Yonex 做的减震设计是在拍框上的 Iso-Zorb 和 V-Con。
---------------------------------------------------------------------------
读懂网球球拍介绍中的参数——选拍指南2006版
不只是想学网球的新手,许多的高手也有许多年一门心思提高技术,对纸上谈兵的球拍系数不甚了解,记得一位自称是专业队下来的高手在看我和朋友们的打球时问
我:“你们为什么不用Wilson的拍子呢?”(W进来最早,赞助国内选手最多也最早,专业队里用W的人的确狂多,职业选手们给什么牌子就用什么,也接触
不到其它品牌的拍子---本人猜想)。
对此本人专门汇总了广大网友的经验,大概写了一个选拍指南,供广大想购拍的网友参考。另外也是对“选把拍子适合你”这篇经典文章的一个更新补充,毕竟其中的有些内容需要update一下了。呵呵,献丑了。
我主要还是以TW上的球拍主要参数为依据进行分析,因此单位也是以美国人用的英制?!为主:
Head Size(拍面):拍面MID为95平方平方英寸,MP为96-100,之上为OS拍面。即Mid,Mid-plus,Over-size。
一
般来说,新手和力量偏弱的女士建议用OS拍面,击球面积大,甜点大,容易接到球,而且由于拍面大,球接触到球网之后力量分散得也开,卸力的效果明显,又方
便借力打力。而MID拍面由于甜点小,击球时对技术和力量的要求都高,但击球时力量更集中即可以方便大力选手打出暴力的重击!所以MID拍面的拍子大部分
都是重量型球拍,专为暴力选手配备。而MP球拍,可以说是当今最主流的球拍,从高人到新人都可以用,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用。
Length(拍长): 标准拍长27 inches(英寸) / 69 cm(厘米)
成
人拍中,没有短的,只有加长型,为的只是加长力臂,对力量的要求增加却可以给发球和击球带来更大的力量。对此问题,请参照中学的基础力学知识。张德培是最
早试用加长拍的人,他因此将发球速度提至了120英里/小时。加长拍中最著名的是POG加长,即张德培一代,以及罗迪克代言的PD+,不过新手不建议用
PD+,动作不协调极易得网球肘,但张一加长可以推荐,对手臂极为友好,就是力量沉了些,量力而行了。
Strung Weight(上线后重量):有多大力量,用多重的拍子,上场挥挥就知道自己能不能打得动了。除了O3,其它拍子的重量可以作为挥重的参数了。
给想打暴力球的男士一个提醒:高手协调发力能力强,用轻拍也能打出暴力球,但一般人用力不充分,想打出暴力球,还是用动量定理比较好,即:球拍重击球狠,对手接着也就更费力。这就是为什么罗迪克这种不涂拍的人要在拍子上加海量的铅片的缘故了。
Balance(平衡):头轻打网前省力,底线费力,头重打网前不爽,但底线省力。不过想自己发力,加强控制力的,头轻是不二选择。 不想把手臂打得很粗的技术型选手或女士,用头重拍很好。想学职业选手的诸位,头轻吧,有了控制和自己发力才是技术提升的途径!
有个反例,大小W姐妹,力量超强,用头重拍,还经常做出极不标准的动作击球,不过因为有不输于男人的肌肉,所以......
Swingweight(上
线后挥重):大部分拍子挥起来会比原来的重量轻些,我们可以理解为借着惯性省了些重量。O3是个例外,超强的大孔减少了阴力,使拍子挥重远远轻于自重。不
知道以后会不会出现自重350克,挥得不足300克的情况。呵呵。这项指数建议大家看看就是了,很不准!自己上场试试才知道。因为挥重会受到击球方式、位
置等因素影响不小。
Stiffness(硬度):越硬拍子弹力越大,对球如此,对手臂也如此,所以软拍子对手臂都很友好。但用好了,借力加
力后硬拍子的威力也是很恐怖的。想想美国大炮用PD+发出的250+KMH的发球吧。软拍由于拍子变形大,吸收力量大,所以需要更多自己发力,力量偏小喜
欢借力的人士最好还是选硬度65以上的拍子。相反,力大人士用软拍子更能发挥自己的控制力和力量。
Beam Width(拍框厚度): 22-25 mm
直接影响球拍力量指数的因素,说不出为什么,总之窄边的拍子都是暴力拍,L6、Tour90,都属于这类。宽边的如PD等借力效果好。
Composition(成份): Graphite (碳素) / Kevlar (卡夫拉)
现在的拍子中碳素为主,加入金属或纤维物质都是为了增加拍子的硬度,加强拍子的力量和稳定性。只需要说明一点,有些人会不习惯金属元素的震动感觉,可以选用减震效果好的纯碳拍。这个因人而异。
此处顺带说明一下避震的问题,觉得震手就加避震觉得太木没感觉就不加避震。如果没加避震还觉得木就换个震动强的线或震动强的拍子。手感敏锐者如费得乐萨纷
不用避震,却也有如老桑阿加西这样用避震的。纳达尔和克里斯特尔斯这些大力选手也用避震。所以大家自己判断好了。而且避震有不同的样式和效果,缠住的线越
多减震效果越好。
顺便说提醒一句:使用95以上拍面的大力击球手,如果用的是非力士浪硬线的话,使用一般的避震经常会被震飞(连续击球中来不及理线,由于力量大,球线分散,造成避震脱落),建议使用皮筋儿或皮管儿一类可以系在线上的避震。
Power Level(力量级别):力量越大,越省力,力量越小,越需要自己来发力,大家量力而行吧。
Swing Speed(挥拍速度):一般来说,这都是和拍子的重量、挥重紧密相连的指数,重拍要求挥拍速度快,因为什么?因为如果你挥得不够大力,就不够快,没有力量是击不出好球的。所以重量和挥重决定了你的挥拍速度一点不为过。
挥重小的,挥拍速度中等,力量小,借力多,适合休闲打法。
Grip Type(原厂拍的柄皮型号): Syntec Grip
有什么用什么,想增加拍柄厚度的,可以换成小牛皮,不过价格很贵,新手就不必了。有些好拍了如N90是配了小牛皮柄皮的。
Grip Size
因手而异,一个手指为最佳,看图!
注:追求上旋的高手会选择小一号的手柄,为了方便转手腕,不过新人或技术不熟练者不要过早追求动手腕击球!
String Pattern(线床密度) :16 Mains(竖线) / 19 Crosses(横线)
记
住一点,竖线越少,上旋效果越好,反之则是平击效果。16*19是当今主流,但18*20依然占有一部分市场,如HEAD的Prestige和
Dunlop的200G等依然占有一片特别的市场,Safin更是用自己天生的素质用小拍线密线床的拍子打出了极强的上旋球。可见技术上的优势远远凌驾于
拍子之上!
顺便加一句,线疏且拍面在MP或OS的拍子,很容易走线,小拍面紧线床相对走线少。如果是特别不喜欢整线,就上聚脂线,如果又是经常会把力士浪硬线都打走的高手,建议换用小拍面的拍子。
String Tension(上线高低峰值): 53-63 pounds (磅)
非力士浪硬线,本着先上拍子推荐的中值,再根据手感调整。想加力量的,减少磅数,想加控制的,加磅数,每次调整2-3磅。
力士浪硬线主打线(非zolo和Poly)要比推荐的中值减少10%左右。尤其是Timo和Alu
power这两款,加了铝纤维,有很大的震动,手臂力量不足或动作不够规范的人容易打出网球肘。美国的罗迪克fans用PD+这种硬拍子上硬线加到60磅
以上,打伤者慎多。
再次提醒职业选手的上线不可取!!!阿加西用OS拍为了加强控制,alu power上了67磅。问题是我们没有他们那样好的身体素质。用PD/PD+的人若非有胜于罗迪克的身体素质,千万不要上线超过60磅。
切记:打出网球肘的人都是被自己的力量打伤的!力量小或不喜欢自己的发力的人一般伤不了。只有硬拍加硬线加不协调地发力(手臂用力过多)才是致伤的主要因素。
球线问题:拍子里是不加线的,但买拍子的人都要上线的,所以就大概说明一下球线的情况。
现在主要是尼龙线/合成线等、聚脂线、天然肠线这三类。
合成线、尼龙线或是说仿肠线,都是为了节省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追求肠线的效果,所以都有一个通病,不经打。大力选手用这类线最易断。
聚脂线也就是大家通称的硬线,以力士浪的为典型代表,非有一定水平的选手,是不会把这种线打走的。好处不用说了,不用理线,不爱断,力量足,坏处也众人皆知,水平不济者,用它会反而伤手。
天然肠线,用这线能打出网球肘的人目前没听说过。三头牛的肠衣才能做出一条天然肠线,贵就一个字,爽也就一个字。有钱人追求手感舒适者必选。专业选手的不二选择。如果说硬线让大家第一个反应到的就是力士浪系列线的话,天然肠线则是Babolat最大的王牌。
最后说明,新手/女士建议使用仿肠线,手感舒适,也经济。不用担心会把线打断,新手没有专门的训练,半年之内是不会断线的。那些说这线不结实那线爱断的,一般都是打球有一定水平,发力充分的大力选手,以休闲为目的打球的人,是不用担心球线断了的。
对于掌握基本正反手技术后,需要增加球感或寻找上旋感觉的朋友,建议用一用细线,17(1.21mm-1.30mm)或18(1.20mm-1.10mm)线径,吃球的感觉会很爽的。
有些有不规则纹路的表面粗糙型球线如alu power rought或5
sta_r,产品说明都说有利于增加击球的上旋效果。对此我的建议是:如果技术不在3.0之上,不要幻想用它来增加自己的上旋转了。想增加上旋,效果依次
是:
技术>>>线线床密度>>线的粗细>线的表面是否粗糙。技术提升是王道,16*18的大拍面是近道,细线是小道,粗
糙线是无间道......
另外小建议,家中电灯开关是灯绳的朋友,可以把用剩下的线拿回家替换断了的灯绳,结实好用,不用担心再拉断。注意,不要用硬线,很难上进灯盒里。
----------------------------------------------------------------------------------
网球拍各品牌内涵
大
家上场与球友打球不知道有没有一个习惯:如果是熟人换了新拍或者是第一次见面的新面孔,除了打量人以外,还喜欢品评一下球拍什么的。我虽说球技很一般,但
是对器材很感兴趣,我觉得在球拍的牌子下面,其蕴含的品牌精神也挺有意思,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喜欢说说(以上观点仅是个人意见,请勿较真:)。
wilson
是网球用品最大的生产商之一,我感觉她体现的是最典型的美国文化:非常商业化,注意包装,抓住大众市场,每个人几乎都可以找到自己要的拍子:首先质量控制
不错,不管那里生产的质量相差不会太多;第二,十分注意商品宣传,广告打得比谁都勤还老搞点活动什么的,不打球的人也能混个耳熟;第三,秉承美国世俗文
化,尽量让所有人都有的买,比如我有好几个基本不打球的朋友入门拍子就是几百块钱wilson低档拍,又是名牌,又不很贵。还老搞点技术革新,时不时出个
新拍又可以让喜欢赶时髦的人掏钱,有些技术其实宣传效果更大一些。另外,花花绿绿的拍子也很吸引人的眼球,很有波普艺术味道。而高端专业产品也以出色的性
能博得大牌球星的认可,吸引了比较专业的业余爱好者,这样,购买层次跨度很大,让人想起了快餐老大麦当劳,同样的美国味。但是,我身边的人也有不用
wilson的,原因就是另外一面:他们觉得她没有很多个性-----就好像很多人抵制麦当劳的大路货口味一样。
同样是美国牌子,王子给人
感觉很不一样,她好像是更注重球拍的精神注入-----不是很好表达的感觉。不太恰当的表述一下,就是说使用者的个性表现在球拍上,而球拍成了他们的个性
体现,看到球拍,脑中立即浮现出使用它的球星的生动样子:看见张德培的加长球拍就想起那坚韧的奔跑;看见tt
graphite就好像看见红土场上激情四溢的西班牙和南美高手;看见warrior就想起火辣的澳洲汉子,所以说wilson是pop-
cool,prince是classical-cool。王子的球拍做工也很好,不如wilson抢眼,但是很精致,也很有味道。另外,面向低端市场的大
众球拍价格还是稍贵一点,给人的感觉不是很平易人。
再说说head,也是我很喜欢的牌子,她最大的特色就是尖端的科技感,老是出很多超出当
时人们对于球拍的科技认知能力的东西,搞的神乎其神,至今我还一直想拆开海德拍子看看,里面是不是装了时间机器什么的东西没有,可是又舍不得:)当初霍华
德.海德就是材料应用专家,一直把最新的材料用到体育器材里,所以说虽然非常多的球星用海德拍子,但是一看到拍子,我先想到的倒是压电纤维,液态原子结构
金属之类的科技名词----海德的拍子靠自己的特色吸引了眼球。其编号也很有逻辑性和科技感,与检索目录的编号看起来很像。难怪奥地利出了不少土生土长的
科学家。但是,海德在海外亚洲地区的oem似乎控制不是很好,产的拍子与本土拍子质量差距较大。
fischer的大宗生意是航空材料,所以
拍子也是采用了很多尖端的材料技术,给人一种飞机球拍的感觉(连商标也像),拍子设计的外观很清爽简洁,颜色不花哨,有点包豪斯的意思,值得一提的,做功
很精致,到底是用来造飞机的。也是来自奥地利,看来奥地利人对材料技术很在行。fischer这一老牌运动品牌,在国内的名气并不太大,甚至有些生疏,总
体上给我的感觉是低调。但它历久不衰,看来质量还是立身之本。(这让我对它多了一分敬意,因此支持袁梦,欣赏卡费尔尼科夫,呵呵)
很多人都
喜欢babolat,法国是网球的发源地,可以说如果没有百保力,多少是一件遗憾的事情。可以说,百保力作为网球用品企业,多少有点不同的意义。百保力拍
子很漂亮,两道白线也很有个性,职业赛场上,有相当一部分选手用的pc,pd但是其他型号就看不到了——究其原因主要是球拍系列的型号本身就不是很多。法
国是西欧第一大国,总是希望能够不依赖超级大国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无奈国力还达不到期望的标准,只能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所以经常自力更生,利用自
己的技术,独立造出很多适合于自己国情的东西,比如幻影系列战斗机和阵风战斗机,不依赖于美国核保护伞的自己的核打击体系——都是根据本国实力量体定做的
——经济上可以承受,又很实惠,这倒体现了欧洲人严谨务实的一面(与法国浪漫精神不一样哦)。没有很多花哨的技术凯夫拉纤维和woofer线孔,每一项的
作用看得见摸得着,如果正好适合你,会爱得要死。百保力的销售量比起大厂,还差很多,但是很多职业的和业余球员就是喜欢其独特的手感,也有人喜欢其精美的
设计,在球场上有种感觉,一般来说用babolat的人,不会是对网球一窍不通的。值得一提的是,该牌子整体价位不上不下,虽然有面向初级者的入门拍以及
力量极强的休闲球拍,但是价位没有拉开,而且每一项选择余地较少,与麦当劳精神比,百保力只适合于喜欢她的人,有点阳春白雪的意思。
dunlop
秉承英国人的传统与固执,恪守传统球拍纯粹的球感和外形好像一百年也不会变似的。说实话,老宽的200g和300g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区别,直到最近英国人
采用了比较“时髦”的颜色识别系统,球拍才变得醒目一点了,可惜的是,看上去还是有点不适应----毕竟这种时髦不是英国绅士擅长的……
看看球拍的外形就知道她追求的是传统的手感,可惜我没打过木拍,一直用的是一些“新技术”球拍,早已不知道什么叫传统的手感了,反正这邓禄普确实有他自己
的个性,我在球场上遇到用200g的就会注意一下,一般是个大力型球感比较好的选手,要是还是老款就更有意思了,要是老款还是一位女士用,我就离远点。施
莱辛格是dunlop的子公司,风格上也是大同小异,这两个牌子都把英国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对球拍球感有细腻品位的人大概可以从中找到一种独特感觉。另
外,dunlop的初级球拍倒是很便宜,外观也要活泼得多,但是多少与主流产品比有点另类,用尽了鲜艳的颜色,拿在手里很扎眼的!
pro
kennex 是台湾光男企业有限公司的品牌,创立于六十年代末,开始也是靠木球拍起家,最后做到今天的规
模。经济实惠,良好的性价比一直是中国货走遍世界的成功保证,如今,中国制造的轻工产品全世界都可以看到。但是,如果一味的生产廉价产品,没有自己的自主
技术,很难再有进一步的发展。肯尼士之所以成功,就是抓住了研发这一途径。肯尼士是最早制造碳素球拍的企业之一,但是作为新材料,当时的碳素制造工艺技术
成本还比较昂贵,而且前景不是十分明朗,肯尼士则成功的推出了比较廉价实惠的碳素球拍,是十分可贵的。所以说肯尼士的初衷大概就是生产出大家都买得起的高
性能网球拍。与世界其他名厂相比,肯尼士在世界上拥有相当的知名度,有自己的技术特色,研发力量,有足够的销售量作保证,已经进入了第一梯队。从价格上来
看,从高端到低端产品整体售价要低一些,比较容易接受,而性能上也不错。但是,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肯尼士的认知程度却不高——其实,在八十年代中
后,和九十年代初,我国多数网球爱好者还不晓得什么wilson,海德的时候,肯尼士可以说是高档品牌,很多高手都希望有一支碳素球拍,无奈那时候消费水
平还不行……而现在,很多人喜欢追求与球星相同的器材,而肯尼士还没有代言的大牌球星,所以多少有些影响。现在,肯尼士的的大宗市场在欧美,特别是北美
——所以有的时候倒觉得这是一个美国牌子?我不止一次看到老外出的网球教学画册里面教练员用的是肯尼士的拍子。呵呵,我用的就是肯尼士的拍子,是新版的
kinetic
5g。kinetic(球体动力)技术是肯尼士的特色技术,据说在拍头框里加了很多的小球,当击球时,小球互相碰撞,吸收震动-----这也是我用过的最
舒服的球拍了,不喜欢的话,不加避震都可以。至于肯尼士的外观设计,算不上最前沿的创意,但是也算是中规中矩,给人一种稳重但是又不沉闷的感觉,绝对是可
以拿得出手的:)特色的技术,高性价比,面向爱好者市场的市场定位,应该是注重实惠精神的选择。
---------------------------------------------------------------------------------
辨别仿冒网球品牌(仅供参考)
一般有品牌的新型球拍或明星选手拿的球拍,因为价位较高或较热门,只要价差够且有利可图就容易被仿冒,像Wilson、Prince、Head等就为仿冒
球的主要对象,而在球拍类型中又以握把设计是传统PU或一体成型球拍的是最容易被仿冒的,而明星球员所拿的球拍在握把设计大多是传统的PU握把,仿冒起来
并不困难,只要找支类似的粗胚模,再上相同的色漆及标志,就可做出拍身外观几乎一模一样的球拍了。Wilson的Hammer系列因球拍好打,又是一体成
型的球拍,所以仿冒起来也很容易。
简单方便的辨别仿冒球拍的方法:
要辨别真假品牌并不会很困难,一般是注意要有雷射标志,Wilson、Prince、Head、Kennex<註1.>都有,及代理商的保证
书,但市面上还是会有水货,这就要注意雷射标志或握把皮带、后面部位的商标Mark及品管标志等……,就注意整支球拍标志的完整性。
反正就跟我们一般买家电或休闲运动用品一样,稍微注意一下标志和品质,不要贪大便宜,就应该可买到货真价实的产品了。因Prince的品管程序较特殊,每
一支球拍都需经过Prince的驻厂品管人员QC后才可出货,在此就以Prince为例来做说明較完整的注意事项:
1、射标志,连续号码,每支号码都不一样<注1.>;
2、印Prince保护握把皮带的收缩膜或玻璃紙纸<注2.>;
3、璃纸上的QC标(品管标志) <注3.>;
4、牌或吊卡<注4.>
5、量与平衡<注5.>
6、码标<注6.>
7、色漆涂装外观的完美程度<注7.>
8、仿的球拍的握把布,有时连Prince的Mark都沒有,是简单的辨别方法<注8.>
附注:(非Prince的注意事项)
<注1.>
雷
射标志就算是反仿冒标了,Prince、Wilson
是不论价格型号,每支球拍都有雷射标志,雷射标志的样式每过几年就可能会改变。而有些品牌是贵的球拍才有,而便宜的就没有了,有些是根本就没有雷射标志
(沒有雷射标志的牌子,就是比较不会有人去仿的啦!),像Kennex好像有些便宜的球拍没有雷射标志但有检验标志,也有可能是Kennex的库存品才没
有雷射标志,或是那些球拍是经过"处理"的。
<注2.>
在保护握把皮带的收缩膜或玻璃纸印上品牌的MARK,几乎各大品牌都这样做,但有些可能还是没有。
<注3.>
QC标(品管标志)上面的数字代号是Prince品管人员代号,有时用橡皮章印的,有时用原子笔写的,而其他品牌所标示的方法就不尽相同。事实上不一定是球拍,像在买电器用品时就一定会有个检验合格标志。
<注4.>
在吊牌上有该球拍的特性及说明,在买球拍时就应该要看一看,几乎所有贵的球拍都会有吊牌及说明,买支3-5千元的球拍,连说明都没看那怎么成!
<注5.>
仿
冒的球拍就只在外观和外型上做仿冒,但有品牌的球拍的重量平衡会完全在标示范围內,而平衡头轻的球拍在握把內部几乎都有加铅块來抓平衡,而仿的球拍大多不
抓平衡,握把没加铅块所以可以较轻,用手做支点,平衡就会跑向头部或拍框里去了,这样子搞不好有些人还会觉得好打,反而会觉得拿正品的球拍不好打……。像
这种辨别方法对于平衡头重型的球拍就无效了。
<注6.>
条码标的标示则是有些有,有些没有,有时还要看销售地区。
<注7.>
仿冒的球拍未经过品管检验就可上市了,所以在外观上多少会有些瑕疵,但要仔细看才看得出来,在色漆上可能会有气泡、顆粒……等瑕疵,在品管上有品牌的球拍对这种外观瑕疵的球拍是不予以接受的。当然,仿拍也会有较小比例在色漆上没有瑕疵的球拍。
<注8.>
但在一些握把皮带、后盖等配件,却不易找到完全相同的,或懒得去完全仿冒,因为大多数人也不注意到这里;有品牌的球拍为了突出品牌,大多是从头到尾将可以印上品牌或Mark的地方就印上MARK,当然皮带、后盖也不例外,有穿线的球拍也会有网线印字。
----------------------------------------------------------------------------------
网球相关的配件作用
网球的附件种类繁多,各个品牌都有一条完整的附件产品线。下面我们挑选了部分比较有代表性的网球附件作了介绍。
避震器
避震器一般安装在拍面靠近拍柄端。根据厂商提供的数据,避震器能减少大量震动。但实际是它只是减少了拍线的震动而使击球声音更低沉。一般不建议初学者使用它,原因是它会影响球感的建立。
柄皮
柄皮是包在拍柄外的一层真皮或人造材料制成的带子。不用经常更换。新球拍出厂时都包括柄皮。可以直接握着柄皮或者在柄皮上包裹一层吸汗带。
吸汗带
和柄皮类似,但主要功能是吸汗和防滑。新球拍出厂时一般不包含吸汗带,需另外购买。吸汗带需要经常更换,属于耗材。
夹球器
女士穿着网球裙时可能没有口袋放置多余的球。夹球器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使用时将它夹在裙子腰带处。
太阳镜
有时太阳光的照射让人眼前一片茫然,找一副运动太阳镜戴上是个不错的主意。
铅条
用来增加球拍重量、调节球拍平衡点的工具。职业球员通过安装适量的铅条到球拍上来使击球更大力,旋转更强烈。业余球员不妨也做个尝试。
胶带
包完柄皮和吸汗带你可能需要胶带来固定它们。胶带有时能做许多意想不到的事。
颜料
在拍面上画标志的工具,职业选手们把他们的赞助商的标志画在拍面上。你也可以试一下。
阻线器
球线的交叉处会随时间延续而产生凹痕,当凹痕深到一定程度,线就断了。为了减慢凹痕的产生,就有了阻线器。它的另一个作用是减少线的滑动,让线排列整齐。也有人觉得加了这些颗粒到线床上,能制造更多击球时的旋转。
防晒霜
在有阳光的户外场地打球,防晒用品是必须的。
跳绳
跳绳是一个很好的辅助练习。打球前后跳一下绳可以起到热身和冷身的作用。下次出门打球记得带上它。
------------------------------------------------------------------------------------
网球鞋常识
一、网球鞋
打网球一定要穿网球鞋,它的特殊构造会有助于你提高球技,增强有效跑动。要知道打网球的胜利有50% 的胜利取决于你的跑动,可见一双好球鞋的重要性。不要穿跑鞋,因为它容易让你摔倒,而篮球鞋又会妨碍脚踝的运动。
快速起动,急停急转,曲弓弯背,踮足转体,凌空腾跃……
多种变化的网球技术要领,决定了网球鞋的设计理念和制造要素。当然,对于摩擦系数,避震能力,弹力指标,抗老化值等专业术语,普通网球选手或运动爱好者不
能详解,即使是职业选手也未必能说出其一其二。但学会选择和穿着真正对路的网球鞋,却是完全必要的网球知识的入门课程。
重要的是鞋底——由于大多数网球场地均有三类性质不同的材料构成(草地、沙土、硬地),因此,不同形状的鞋底几乎决定了您在不同场地的发挥效率。草地场首
选有突出胶状纹路的鞋底,但对于沙土场地则应选择宽波沟纹路的鞋底,而现在使用的最多的是硬地球场(塑胶、沥青)则要选择细密人字形纹路的平滑鞋底。如果
您经常奔波于三种场地之间,为免更换麻烦,也可仅选择一双综合功能鞋底的运动鞋。
次重要的是配件——对于脚步的保护系统设计是任何一款网球鞋最应加以考究的部份。“前足稳带”、“后跟托杯”、护趾、箍或中垫等配件的保护功效不仅让许多
“天才球手”能长青于网坛,也促进商家创造了诸如“空气气垫”、“避震胶包”、“回流压”、“能量向导”等名目繁多的美妙配件。人们为了自己脚的前途向这
些保护系统的配件支付更多“制造成本”。但这是必要的,也是无可奈何的。
次要的是鞋面——皮质鞋面(真皮人造皮)总能使球鞋光泽生辉,并给人有牢固和扎实之感,也提高了穿用档次。在注意皮质鞋面的同时,还应注意内衬材料的吸收
作用,注意其柔软性和舒适度。至于尼龙或棉质,化纤类作鞋面,似乎更多适合木质场地为主的运动项目,不应作为网球首选鞋面材料。
除去以上选择的制造要素外,还应在购买时注意尺寸和比例。理论上认为在运动后或者下午,晚上购鞋试码比较准确。对于男女网球手还应懂得有男式球鞋和女式球
鞋的设计区分,在稍微正规的专卖店里一般都会给予注明。另外,建议您购鞋时多多选择一双物有所值的网球鞋,在网球场上一展风采时,这双鞋也许会羡煞多少
人!真的,球鞋让您也出彩。有着不同网球风格的球员们很少挥喜欢相同的网球鞋。适合侵略性强的全场型的球员的球鞋是那种重量轻,移动犀利的,适合较不具侵
略性球员的球鞋是那种保固、较重、较有支撑力的球鞋。
假如你的脚踝很容易扭伤,或者你不希望每隔几个月就要买一双鞋的话,你或许可以考虑一双较不具侵略性球员的球鞋。球鞋会做得比较重只为了一个理由——耐用。
二、袜子
网
球专家建议,打球时最好穿两双袜子,不少网球明星就是这么做的,而且,其他运动明星也是这么做的。比如乔丹(那个卖香水的家伙)就是这样做的。因为再好的
鞋也不能完全与脚形一致,鞋与脚之间的空隙应该用棉线袜来补充。这样做还可以使你的脚在运动后少一些汗臭,也会让你的球鞋穿的长久一些。厚厚的棉袜会充分
保护你的脚底,脚趾和脆弱的跟腱。
--------------------------------------------------------------------------------------
网球鞋的正确选购
译自www.tennis.com
平衡对网球很重要。当你挥拍时你需要保持良好平衡。你知道在击球时保证力量与控制间的平衡。但很少有人考虑到他们脚下的平衡,鞋子的平衡。
事实是,你的鞋子是否符合你脚的结构和你所在的球场地面类型是很重要的。穿了不合适的鞋子能导致水疱,踝关节和膝关节的疼痛,并且影响球场上的移动能力。不过,一旦你的脚找到了合适的鞋子,你将感觉非常好并打出最好的网球。
以下是球鞋的几个需要注意的部分
鞋
面:鞋面是指鞋子的上部,一般由皮,人造皮或合成材料制成。如果你需要额外的足部支撑,可以选择那些鞋带往鞋底延伸的球鞋;他们提供额外的稳定性。
当你试穿时,确信鞋面与你的足背之间的接触很舒适,并且不太紧。如果你的足尖经常摩擦地面,那么你需要一双足尖部位加固的鞋。
鞋垫:这是你脚放置的部位,而且也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部分。大多数情况下它是可拆卸的,这允许你将用傻男婊怀尚滦妗D阋部梢苑胖枚钔獾男胬刺岣呋撼逍院褪媸市浴?br />
夹
层:夹层是鞋垫与鞋外底之间的一层。通常由EVA泡沫或PU材料制成,有时内部会注入空气或凝胶。夹层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很难预料夹层什么时候断裂和停
止工作。但根据常例,每周2到3次的使用频率会使夹层在5到6个月内断裂。而那些在场上表现激进的球员会使夹层承受额外的冲击,从而缩短寿命。
如果你的鞋子感觉不像它刚跟随你时那样缓冲明显,夹层可能已经坏了。是时候考虑买双新鞋了。
外底:这里是地面接触你球鞋的地方。外底的设计
影响到你在球场上的抓地力。 密集的"人"字纹式样设计在土场上表现不错,而外底花纹交错的设计给你在硬地上最好的抓地力。
如果你的球鞋常被磨坏或者你的场上时间很多,那么你需要一个结实的外底,最好是找一双有外底保用(outsole
warranty)的球鞋。如果外底在规定期限内损坏,你可以把它们寄回给制造商,他们将给你安装新的外底。
重与轻
网球鞋应该多重?轻很好,但重也有它的好处。球鞋越轻,你能移动越快。那么为什么网球鞋几乎总是比跑步鞋重?网球运动中频繁的启动与制动使网球鞋要具备充
足的缓冲、对脚的额外支撑和更牢固的外底,这些都使网球鞋变得更重。
在这个时代,轻蕴涵了更多的褒义,而重则相反。球鞋厂商如果告诉大众他们的产品很重,那不久他们就会倒闭。但正像前面所说,重有它的好处。一双重鞋往往拥
有出色的稳定性和耐久度。问题是你愿意给你的脚套上多少重量。这里有个有趣但实用的主意:准备一轻一重两双鞋,训练时穿重鞋,比赛时穿轻鞋。这个方法会让
你在比赛时感觉很好,你会跑得更快。据说这个方法应用在长跑运动中已经很多年。
买鞋的四个重点
在打完球后或者晚上去买鞋(脚通常会在运动后或一天的尾声时膨胀5%到10%)。并且记得穿上袜子,最好是打球时穿的那种。这样能让你在试鞋时保证精确。
如果销售人员或店主未对你脚的各部分进行测量,那他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在你购买任何东西前确认每个脚的长度和宽度都被测量了。一个脚比另一个大的情况并非少见。如果真的遇到此情况,给每只脚买一双合适尺码的鞋。
带上你的旧鞋。旧鞋上的穿着痕迹能帮助一个有经验的试鞋员判断你需要多少支撑,缓冲和牢度。试鞋员可能还会问你以前穿过哪些舒服的鞋。
根据你的足型,支撑上的需求和表现风格,你的试鞋员应该可以推荐出至少二到三双不同的鞋给你尝试。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