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眼鏡框材料的流行演變台灣眼鏡框市場
在70年代是屬於賣方市場,大部份的進口商品幾乎未有存貨;當時的暢銷商品,店家除非與進口
商有特殊交情,才能取得貨源;甚至一張海報、一個小鼻墊、或一個小螺絲,均要付費。在此時期,進口眼鏡幾乎是歐美框的天下;材質方面以銅合金為主,代表品
牌例如:ZEISS、METZLER、RODEN
STOCK及MARWITZ…..等;包金的代表品牌則有法國黑貓MOREL及戴適爾DESIL。而日本鏡框在七O年代的台灣零售市場,正處萌芽階段,代
表品牌則有力奇LICHT及愛德蒙AEDMOND….等等;太陽眼鏡的常青樹Ray Ban雷朋太陽眼鏡及AO空軍太陽眼鏡當然也是當時的強勢貨品之一。
由於歐洲框的價格較昂貴;再者,台灣的海島型氣候,高溫高濕,容易導致銅合金框產生銅綠及腐蝕的現象;爾後,引進香港製造的包金框,以及日本鎳合金框,二者皆能有效改善銅合金腐蝕的問題,而相當受到業者歡迎。當時港製包金框的代表則有奧妙Omyl、精密Genmic…等。
常用的鏡框材料,大致可分為表列的塑膠及金屬二大類:
常用的塑膠眼鏡材料
Conventional Plastic Materials
纖維素系Cellulose Nitrate CN
硝酸纖維Cellulose
賽璐珞Celluloid
醋酸纖維Cellulose Acetate CA
丙酸纖維Cellulose Propionate CP
丁基酸Cellulose Acetate Butylate CB
非纖維素系Non-Cellulose
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
環氧樹脂Epoxy Resin Optyl
聚乙醯安Polyamide
耐龍Nylon
◎早期的塑膠材料基本上可分為纖維素系及非纖維素系二大類;常用的纖維素
系的眼鏡材代表又可分為硝酸纖維、醋酸纖維、丙酸纖維、丁基酸等幾大類
:
硝酸纖維俗稱Celluloid,簡稱CN,又稱賽璐珞,原先作為撞球彈珠材料,由於其密度高、吸水性低,是相當不易變形且堅固耐用的塑膠材料;其缺點較為笨重,可塑性低。
醋酸纖維俗稱Acetate,簡稱CA,是使用最廣泛也是至今仍在使用的塑膠鏡框材料,其質輕且富光澤,染色容易可作多種顏色變化;若添加螢光劑,可作變色板料;亦可做成雙色或多色板料,變化多多。其製造方式,可用射出成型或板塊加工完成。
丙酸纖維俗稱Propionate,簡稱CP,適合作射出成型、大量生產物美價廉的太陽眼鏡或鏡框。
丁基酸雖Cellulose Acetate Butylate,簡稱CB,雖可做為眼鏡材料,但具有較刺鼻的材料味道,較不受消費者歡迎。
◎常用的非纖維素系鏡材料代表又可分為聚碳酸酯、環氧樹脂、聚乙醯安、耐 龍等大類:
聚碳酸酯又稱Polycarbonate,簡稱PC,其抗撞性強、比重輕,常用於運動太陽眼鏡或安全鏡架。
環
氧樹脂 Epoxy Resin, 在二十年多前為Carrera Group的專利材質,由其子公司Optyl Eyewear Fashion
International負責行銷。亦有同業直接稱此材料為Optyl
,其質輕且透明度高,比醋酸纖維更易於作顏色變化之處理;而其鏡框腳架無需使用蕊心;加熱後可旋轉360度以上,予以冷卻固定;該材料可像記憶塑膠一樣,
再加熱後,又可回復原形;是相當特別的材質。
Optyl 公司行銷得法,先後與Playboy 、Christian
Dior、Dunhill、Hugo Boss、Paloma Picasso、Vinna Line、Cobra、Christian
Lacroix等世界名牌簽約從事上列各品牌眼鏡的生產製造及行銷,因而掀起了塑膠鏡框的革命,獨領市場風騷十數年。
由於Optyl公司能結合上列名牌每年的流行色系,而應用於眼鏡框架上,因此當年幾乎取代了金屬框而成為市場主流。
在1980年初
Epoxy專利十年屆滿後,韓國製的Epoxy材質鏡框因為價格低廉,開始成為當時市場的主力材質。當時塑膠框在消費市場的佔有率開始超過了金屬框,並且
打破了消費者一直所認為的金屬較貴重、塑膠框較便宜之傳統印象。當時的碳纖維Carbon
Fiber膠框,由於價廉物美,也曾獲店家喜愛。碳纖維本身為短纖,碰撞斷裂後會產生尖銳利角,較易發生意外傷害,不適合應用於運動眼鏡。
新的塑膠材料 New Plastic Materials
塑鋼(強化塑膠纖維)
F.R.P.(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碳纖維+耐龍Carbon Fiber + Nylon
短纖維+耐龍Whisker Fiber + Nylon
長纖維+PU Aramid Fiber + Polyurethane
Kebler Fiber
合成纖維Synthetic Resin
聚甲基戊烷Poly Methyl Pentane TPX
Poly Urethane PU
而
後,各塑膠眼鏡製造廠,也依不同市場的價格或安全訴求而推出質輕、耐撞擊的長纖塑膠眼鏡材料,例如:聚乙醯安、耐隆及F.R.P.等新的安全塑膠材料。但
塑膠材料在千禧年的今日似乎又循環回到往日的流行。由醋酸纖維特殊的變色料、雙色料、多色料加上特殊的設計加工也正是今日膠架之主流產品呢!
常用的金屬眼鏡材料
Conventional Metallic Materials
銅合金Copper Alloy
銅鎳合金Copper Nickel
白銅Nickel Silver
黃銅Brass
青銅Bonze
鎳合金Nickel Alloy
純鎳Pure Nickel
蒙納合金Monel
鎳鉻合金Nickel Chrome
其他合金S.P.M. & Y.N.C.
鐵合金Ferrous Alloy
不銹鋼Stainless Steel
◎早期的金屬眼鏡框以銅合金框為主,其中以白銅為最普遍使用的材料,而黃
銅及青銅則廣泛被運用於外銷的金屬太陽眼鏡;銅合金鏡框的優點為彈性佳
、易調整、製造加工容易、生產成本較低;其缺點則為易腐蝕、變形。
◎鎳合金可分為純鎳、蒙納合金、鎳鉻合金及SPM、YNC、MPM、STP等;鎳
合金框優點為抗腐蝕性佳,不易變形;其缺點則為硬度較高也較重,不易調
整。鎳鉻合金原作為假牙的材料,經改良後用於鏡架,鎳鉻合金框本身為白
色,不加電鍍亦可直接使用。
◎其他如不銹鋼,由於其延展性佳,可作為超細的眼鏡框材。
新的金屬材料
New Metallic Materials:
鈦金屬Titanium
純鈦Pure Titanium
全純鈦All Pure Titanium
包鎳鈦Clad Titanium
拼裝鈦Partial Titanium
鈦合金Titanium Alloy 6.4;3.2.5
記憶金屬Memory Metal
鈦鎳Titanium Nickel
銅鎳Copper Nickel
鈷合金Cobalt Alloy
鈷鎳Cobalt Nickel
◎過去金屬眼鏡材料如銅合金過於易腐蝕,而鎳合金雖然解決了易腐蝕的問題
,然其材質較重,配戴仍嫌不舒適,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較安全、較輕、較
耐用又較舒適的新金屬材質,例如:鈦金屬、記憶合金(超彈性合金)及鈷合
金等已因應而生,且成為今日市場上之金屬鏡框材料的主流。
鈦金屬材料的發展
一位德國化學家於一七九四年(二O五年前)發現了這個新的金屬元素,並把它命名為TITANIUM-鈦。命名的由來源自於古希臘神話中的泰坦神(TITAN) ,因為他認為鈦的超強度與超高的耐熔度,正與泰坦神的偉大相輝映。
雖
然鈦材質在二O五年前就被發現,但由於提煉的過程相當不容易(純鈦很容易與氧結合),所以科學家一直無法將其提煉成有用的物質金屬。直到一九三八年,杜邦
公司研究出一種新的提煉方式─加鎂還原法,把蘊藏在地下的金紅礦石,經過氯化、加鎂,讓它還原,成為海棉鈦。至一九四三年,杜邦公司便開始大量生產鈦金屬
產品。
何謂鈦金屬?
鈦是一種化學金屬元素,鈦的特性有:重量輕(約為銅和鎳的一半重)、強度高(比鋁強三倍,比鐵強二倍)、抗腐蝕(媲美白金與黃金)、物理性(抗過敏性及致癌性),且是唯一800℃時能在氯氣中燃燒的金屬。
杜邦公司在一九五O年代由於提煉過程不易,鈦材質產量少且昂貴,故早期鈦金屬只運用於航空宇宙科學、航海科學及能源科學等高科技發展上。而日常生活用品是到一九六五年才開始運用到鈦材質。
最
早的鈦金屬鏡架是在1980年有人發明了「鉚釘式的鈦鏡架」,鈦金屬是一個非常不容易焊接的材質,早期沒有較好的方式來做連接處理,就用鉚釘式的方式把它
釘在一起。而一九八一年時,工廠就開始再鈦材質外面包覆一層鎳,以方便焊接。在市場的競爭與製作方式的日益革新,一九八二年日本MARUMAM公司於率先
推出全世界的第一付全純鈦金屬鏡架。一九八四年也有工廠推出鍍鎳的鈦鏡架。而此種鏡架價格與純鈦鏡架價格就有很大的差別。
鈦鏡架的分類
全純鈦:鏡架除了螺絲及塑膠腳套外,金屬部份全部由鈦材質所製成。
鎳包鈦:框線為鈦材質,表面使用包鎳材質,而現在此種鏡架已不復存在
。
拼裝鈦:由於生產鎳包鈦成本較高而且需要更新設備,故在未更新前,拼
裝鈦鏡架應勢而生,然而此種產品很危險,因為每一種金屬都有
不同的熔點,硬是將其組合在一起便會非常脆弱。早期鎳包鈦鏡
架經過壓平角度時,它的框線分佈無法像工廠原先生產的那麼平
均,所以在使用後,鎳和鈦包覆的那一層會斷裂掉而沒辦法再焊
接修理,包括拼裝鈦也有此種情形。
鍍鎳鈦:為了降低成本,讓生產上更方便,也有工廠研究出用鈦金屬鍍上
鎳金屬。如此便可用傳統的焊接技術處理。
如何區別純鈦鏡架?
*檢查重量
*檢查是否有磁性反應
*檢查鉸鍊的結構
*用化學試劑檢查
*用導電指數測試
我
們可以將磁鐵置於桌上,再將鏡架靠過去,若有產生磁性反應的就不是純鈦鏡架。亦可檢查其鉸鍊結構,純鈦眼鏡會在鉸鍊放置二個塑膠或金屬的襯墊,來避免開關
時產生摩擦而卡死腳鍊,非純鈦鏡架不會有鉸鍊襯墊。另外,因不同的金屬有不同的導電能力,所以用導電指數也可測出是否為純鈦金屬。
現在的消費者除了在意美觀之外,也很注重安全性,像歐美國家就有規定凡是與人體肌膚有接觸的物品(如眼鏡、手錶、項鍊等),若含有鎳成分都必須標示出來。因為鎳有時會致使白人的皮膚產生病變或皮膚癌,故生產廠商及店家都有告知的義務。
鈦金屬的特性
*重量輕:約為銅與鎳的的一半重
鈦
銅
鎳
鐵
鋁
白 銅
不 銹 鋼
4.5
8.9
8.9
7.9
2.7
8.7
8.0
*強度高:比鋁強3倍,比鐵強2倍
鈦 鋁 鐵
拉張強度(kg f m㎡) 5-52 11 31
抗腐蝕:抗腐蝕性,媲美白金與黃金
物理性:抗過敏性及致癌性
鈦金屬材質結構
α鈦:早期生產的材質,鈦的結構密度相當高,較容易塑造成型且容易加
工。在加溫的過程中,若超過攝氏860度以上,分子結構便會產生變
化而變成β鈦的結構,其晶體有時會無法恢復原狀,故使用過後會
發生框線斷裂現象。
β鈦:密度結構較為鬆散,硬度較高,所以加工不易。
αβ鈦:介於α鈦與β鈦的中間,可解決α鈦及β鈦的缺點。
同樣為α鈦,加上不同少數(量)的金屬可加強拉張強度。現在純鈦眼鏡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即在於鼻墊,因為它的結構很細,且每個人的鼻高不一樣,經過幾次扳折調整後,常會因此而產生斷折。
此三種不同結構的拉力強度、耐力及伸展率,請參考下列比較表:
-
-
拉張強度
(kgfm㎡)
耐力
(kgfm㎡)
伸展率
α鈦
純鈦I
28-42
17
27
純鈦II
35-52
22
23
純鈦III
46-6
35
13
α鈦鼻墊臂
60-75
49
15
α-β鈦
3-2.5鈦
70
60
20
6-4鈦
100
94
14
10釩2鐵3AI鈦
130
122
10
β鈦
13釩11鉻3AI鈦
130
122
8
15鉬5鋯鈦
140
135
10
15鉬5鋯3鋁鈦
150
148
14
Ti-Ni鈦
49%-51%鎳
100
60
150
Ti-Ni
鈦也就是所謂的記憶金屬,它是由49-51%的鎳或銅加上純鈦煉成的合金;由上表可見其伸展強度高過150以上,是一種超彈性的金屬材質;製造工廠可在
400℃的環境下設定其形狀;若鏡框變形,經加溫後可回復原狀。由於眼鏡店無法在門市對消費者做個別的形狀或腳長設定;因此也淪為促銷之噱頭。
真空離子電鍍表面處理
鈦金屬最重要的加工過程即在焊接,如何讓它的表面鈦金屬的特色完全展現且不被遮蓋,所以做好表面處理亦是相當重要的。早期此種技術的費用是相當昂貴的,此技術係由美國太空總署所研發,運用在太空船的表面處理上,以避免太空船回來地球經過大氣層時因磨擦而將表面溶化。
經過真空離子電鍍處理的鏡框,它能夠產生(維克硬度計)表面硬度1800-2000,傳統的表面電鍍只有180-250,相較之下差了十倍左右。其抗刮傷能力也比傳統多十倍。
過去的傳統金屬底材會加上鎳金屬或鈀金屬來打底,再加上鍍金處理,所以看起是一層一層的。而真空離子電鍍是直接以瞬間電擊附著分子。形成氮化鈦的物質附著在金屬結構上,所以是溶合在其中,而不會一層一層的。
由於離子化混合氣體的合金直接密著在鈦金屬表面,其牢靠度比傳統電鍍高出一千倍,故在正常使用下不可能有褪色的情況。
真空槽中加入不同的氣體就可改變框的顏色,故可有不同色彩等級的變化(如玫瑰金CV、金色CG、白色CW、槍色 CB等)。
鈦金屬最常見的品質問題
經售後服務部門統計,鈦金屬的最常見的品質問題有39%係鼻墊臂斷裂,8%為框線斷裂,6%為螺絲斷裂。我們若用α鈦新強度鼻墊設計可解決此問題;用3.25鈦可解決框線問題;用β鈦可消除螺絲斷裂問題,這些改變可處理掉一半現在消費者所抱怨的問題。
在日本90-95%的服務都需要收費。國內需教育消費者在人為因素之下,應付費修理。因為提供終身免費售後服務的話,長期下來會對業界有不利的影響。
以上資料轉載於光明分子專業眼鏡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